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影视168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107|回复: 0

[百度/115]1964年彩色电影《舞台姐妹》修复版无水印-自制详尽字幕版[2G]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2-13 09: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发布自制详尽字幕作品的第三部——1964年彩色电影《舞台姐妹》。字幕制作主要参考了上海文艺出版社《〈舞台姐妹〉——从提纲到影片》一书,198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还有其他方面的资料。

本字幕版的视频采用1905电影网的修复版,是色调比较淡雅的版本。这里分析一下该版本和网上传播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的修复版本:

1905的色调淡雅修复版:色调相对符合创作原意,但一些地方的饱和度有些偏离当时彩色胶片电影的色调。以前看过的一些彩色胶片电影修复版,其一大特点是比现在摄影机拍出的画面饱和度高些,色彩更艳丽;而1905的修复版明显没有那么艳丽。1905这个版本也有其他一些问题,比如春花在法庭为月红辩护后,开始了一段旁唱,当中有一段几秒钟的画面用了后面剧情的画面。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修复版:这个版本的色彩过于昏黄,虽然这个版本的画面很完整,但基于它的色调明显违背了创作者原意,所以不采用这个版本。



『1964年大陆彩色电影《舞台姐妹》色彩淡雅修复版|自制详尽字幕』获取字幕版《舞台姐妹》视频文件↓(任选其一)



某盘: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HTUHsur-NPn3C7rtamjxQ 提取码:13v3


115盘:
https://115.com/s/sw3xflb3zp2#访问码:b6d7
(不建议用115云盘在线播放该视频,因为115云盘在线播放会极大地降低720P画质视频的清晰度)


B站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b23.tv/3j4MXb
B站对应BV号:BV1dp4y1k7Kf



✄……………………………………………………………………

影片信息



片名:舞台姐妹

种类:彩色故事片

出品时间:1964年

出品方: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

编剧:林谷、徐进、谢晋

导演:谢晋

摄影:周达明、陈震祥

美工:葛师承

作曲:黄准

录音:朱伟刚

剪辑:张立群

化妆:王铁彬

绘景:徐云龙

越剧指导:项彩莲

助理导演:陈蝉

制片:丁里

演奏:上影乐团     演奏指挥:陈传熙



主要演员表(角色名……演员名):

竺春花……谢芳      邢月红……曹银娣

邢素梅……冯奇      和尚阿鑫……邓楠  

江波……高爱生(高放)

小春花……吴伯芳     潘委员……丁然

商水花……上官云珠   唐经理……李纬      

沈家姆妈……沈浩   倪三老爷……董霖

俞桂卿……罗静宜   钱大奎……马骥

丁小香……沈凤娟   张金水……徐才根

法官……韩涛      陪审法官……茂路

绍兴阿炳……史久峰



主要获奖记录:

1980年第24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BFI London Film Festival) 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1981年第一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1983年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本片的创作参考了袁雪芬、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等越剧表演艺术家和其他电影演员的人生经历,本片的三个编导都是在浙江成长起来的,对解放前的浙东情况比较熟悉,扮演邢月红的曹银娣是专业的越剧演员。




★对于针对这部电影展开的迷思的一些思考


在研究这部电影的资料和配字幕的过程中,发现现在许多人对影片存在相当大的误解,比如“影片暗含百合意思”“解放后只能演《白毛女》”……我觉得很荒唐。

第一,所谓“百合”情愫是不存在的。我买的专著《〈舞台姐妹〉——从提纲到影片》里,有编导在拍摄前写的提纲,电影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和导演、编剧、摄影、作曲、美工等主创的创作经验总结文章。结合主创们的文章及影片内容来看,本片的主题就是反映中国妇女解放。春花被邢师父所救,得以走出童养媳阴暗生活;救命恩人临终前把月红托孤给春花,她俩又在娘娘庙里结拜;春花不忍看到姐妹堕落而想要劝导挽救月红,在片中的言论行为都是符合这个动机的。有些人光看两个角色有亲昵行为,就“腐眼看人基”,回想起在初高中时候,班上一些要好的女同学之间,也会拉着手逛街,偶尔互相撒娇后下一秒就笑开了。影片中表现的无非如此,结合实际生活便可以知道和“百合”没有半毛钱关系。

第二,解放后并非只能演《白毛女》这些革命戏,恰恰相反,解放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步。建国后专门成立了许多研究传统戏曲的机构,比如,华东戏曲研究院,是建国初期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遵照中央文化部“继承戏曲遗产,革新戏曲艺术”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精神、于1951年3月成立于上海的艺术机构,由周信芳和袁雪芬(袁雪芬就是本片故事的原型之一)这两位上海京、越界的领军人物担任正副院长,专门从事对华东戏曲的调查、研究、改进以及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工作。这个机构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戏曲工作者,特别是积极继承和改进昆曲、京剧、越剧等,使这些剧种得以焕发新的生机。《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盘夫索夫》等一批被后世奉为越剧经典的剧目就是在这段时期内逐渐走向艺术成熟的。

此外,大陆在50-60年代中期拍摄了大量的戏曲片,使一些传统剧种迅速在群众中普及开来。如建国后由国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就是一部越剧艺术片——195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电影在日内瓦会议时被我外交人员当作宣传新中国文艺的代表作,赢得了多国代表的赞扬。该片在1954年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音乐片奖”;在1955年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映出奖”;1955年5月9日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放映,并于27日在巴黎明星电影院公映,是新中国第一部在法国公映的影片;1957年获得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的舞台艺术片一等奖。

195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广泛公映,把黄梅戏从当时的小剧种变成了超高人气的剧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此闻名全国乃至东亚,香港的邵氏公司也跟风拍了一些黄梅戏电影,如1958年《貂蝉》(李翰祥导演处女作)、1959年《江山美人》、196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当时大陆的彩色胶片很稀缺,能申请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电影是少数,而当时就花了不少彩色胶片拍了一系列著名的彩色戏曲片,如1955年《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洛神》、1956年《十五贯》《荒山泪》、1957年《群英会》《借东风》《搜书院》、1958年《望江亭》,1960年《还魂记》《杨门女将》、1961年《关汉卿》,1962年《尚小云的舞台艺术》《野猪林》,1963年《武松》等。此外还有大量黑白戏曲片,如1955年《秦香莲(黑白版)》《盖叫天的舞台艺术》《打金枝》,1956年《刘巧儿》,1958年《穆桂英挂帅》,1959年《女驸马》,1961年《周信芳的舞台艺术》《花木兰》,1963年《朝阳沟》,1964年《姑嫂练武》,1965年《人欢马叫》《传枪记》等。这些戏曲片涵盖京剧、越剧、昆曲、粤剧、黄梅戏、弋阳腔、评剧、扬剧、锡剧、曲剧、晋剧等众多剧种,大部分是传统剧目,也有一部分讲述新中国工农兵生活的戏曲故事片。

此外,60年代大陆和香港还合拍过一系列戏曲电影,如1962年《杨乃武与小白菜》,1963年《墙头马上》《花为媒》《牛郎织女》,1964年《秦香莲(彩色版)》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上映的彩色音乐故事片《刘三姐》。这部电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在广西地区的刘三姐传说、柳州彩调剧和桂剧的剧目基础上改编而成,一面世就风靡全国,还在东南亚引发了热潮。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刘三姐》上映三年内,大陆的电影院播放这部电影的上座率达到了200%(一大群人站着看),这还不包括当时人口更多的、流行户外放映观影的农村地区的数据。

这部影片还轰动了世界。它在港、澳及东南亚放映时,被誉为“山歌片王”。1962年5月17日,在专门从事国产影片发行的中资公司——香港南方影业公司的引进下,电影《刘三姐》第一次跟香港观众见面了。电影刚刚在当地公映,就以美丽的桂林山水、独具民族特色的山歌、健康俊俏而个性鲜明的刘三姐形象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电影公映期间,香港“街头巷尾唱山歌,提起三姐笑呵呵,少女都想学三姐,少男争做阿牛哥”。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该电影再次于1964年、1978年进驻香港,在香港电影市场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三姐热潮。


电影《刘三姐》在香港三次公映相关数据一览:

第1次放映:1962年5月17日~6月29日(共42天),票房30万,观众总计20万。播放院线:普庆、丽都。

第2次放映:1964年7月9日~28日(共20天),票房60万。播放院线:珠江、普庆、国泰、高升。

第3次放映:1978年3月9日~4月4日(共25天),票房400万,观影人次85万。播放院线:新光、南华、南洋。

据统计,第一次公映时(1962年),香港有近20万人(当年香港人口331万)观看了该部电影,不少观众一看再看,有人已看过六次之多。到第三次公映(1978年)结束时,观看该部电影的观众达到了85万人次(当年香港人口467万)。票房方面,第一次公映收入30万元左右,第二次收入60多万元,时隔14年后,电影第三次放映,票房竟然达到了400多万元。三次公映票房累计近500万。

影片映出的同时,《刘三姐》的唱片和录音带畅销全港,供不应求。据统计,1978年电影在香港第三次公映期间,艺声、百利等几家唱片公司共售出《刘三姐》唱片和录音带45000张(盒),比香港最流行的唱片销售量大两倍。

90年代,香港频繁举办刘三姐歌赛,观众几乎人人会唱《刘三姐》歌曲。1991年,在香港音乐中心举办了《刘三姐》放映30周年纪念专场音乐会。《刘三姐》对香港电影的影响颇大,影片上映不久,邵氏公司也跟风拍了两部山歌电影《山歌姻缘》《山歌恋》,但水平差得远。此外,一些80-90年代的香港电影里也有引用《刘三姐》歌曲主旋律的内容,比如周星驰的《少林足球》、成龙的《A计划续集》。

在新加坡,自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畅销片《乱世佳人》一直是当地最卖座的影片,但它的纪录却被《刘三姐》打破了。1962年7月11日《刘三姐》首次在新加坡公映,公映9天之后,当地观众已经达到了10万8295人次。公映结束时,电影在当地上映期长达7个月,观众50万人次(当年新加坡人口为175万),占当时新加坡人口的29%,盈利40万新币。

在戏曲普及上,七十年来的新中国还有哪个阶段可以比得上建国十七年?我们最近三四十年来,戏曲文化还有这么大的排场和影响力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影视168论坛·免责声明
本站仅供网友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均不代表本站立场,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会对其內容负任何责任。
本站内容均经过严格审查筛选,内容健康,如发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內容,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广而告之:【影视168论坛】已经安全运行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影视168论坛

GMT+8, 2024-3-28 23:51 , Processed in 0.22219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